折腰吏
詞語 | 折腰吏 |
---|---|
拼音 | zhé yāo lì |
字?jǐn)?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晉 陶潛 為 彭澤縣 令,自嘆“不能為五斗米折腰”。見《晉書》本傳。后因以“折腰吏”泛稱地方低級官吏。解釋:
(一)、晉 陶潛 為 彭澤縣 令,自嘆“不能為五斗米折腰”。見《晉書》本傳。后因以“折腰吏”泛稱地方低級官吏。
唐 白居易 《旱熱》詩:“忽思公府內(nèi),青衫折腰吏。” 唐 韋應(yīng)物 《贈王侍御》詩:“自嘆猶為折腰吏,可憐驄馬路傍行。”參見“ 折腰 ”。
釋義:
詞目:折腰吏拼音:zhé yāo lì解釋:晉陶潛為彭澤縣令,自嘆"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后因以"折腰吏"泛稱地方低級官吏。《宋書》卷九十三〈隱逸列傳·陶潛〉 陶潛字淵明,或云淵明字元亮,尋陽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潛少有高趣,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貧不能恒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裋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嘗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fù)為鎮(zhèn)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公田悉令吏種秫稻,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yīng)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辜慈战庥【R去職。賦歸去來。“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yīng)束帶見之, 潛 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 義熙 二年,解印去縣。”晉陶潛為彭澤縣令,自嘆"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后因以"折腰吏"泛稱地方低級官吏。不事小兒 五斗折 五斗折腰 五斗祿 五斗米 五斗粟 低頭為米 元亮折腰 屈腰 折為督郵腰 折腰五斗 折腰升斗 折腰吏 折腰為五斗 折腰為米 折腰營口腹 折腰祿 折腰辱 斗粟 淵明五斗米 為米折腰 為米負(fù)初心 督郵束帶 腰恒折 腰折唐 白居易 《旱熱》詩:“忽思公府內(nèi),青衫折腰吏?!碧?韋應(yīng)物 《贈王侍御》詩:“自嘆猶為折腰吏,可憐驄馬路傍行。”唐 李白 《經(jīng)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詩:“華發(fā)長折腰,將貽 陶公 誚。”宋 賀鑄 《答杜仲觀登叢臺見寄》詩:“伊人 濮陽 秀,方厭折腰辱?!鼻?方文 《彭澤懷古》詩:“折腰非所愿,解組亦何難?!睏钅?《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四章:“為了我們的事業(yè),就是一升米需要折腰,他也可以折了?!鼻?唐孫華 《同年沉昭嗣明府談杭州西溪之勝》詩:“辭官歸養(yǎng)母,恥折五斗腰。”
相關(guān)詞語:
九折臂百折不回百折不撓不折不扣百折不摧百折不屈百折不移百折千回百般折磨背曲腰躬背曲腰彎不撓不折蟾宮折桂楚腰纖細(xì)摧枯折腐摧蘭折玉摧眉折腰摧折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