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戢
詞語 | 安戢 |
---|---|
拼音 | ān jí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安定;平靜。(二)、安撫。
解釋:
(一)、安定;平靜。
宋 李綱 《靖康傳信錄》卷二:“是日,并斬殺傷部隊(duì)將者亦二十餘人。然后民情安戢,姦宄不作。” 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明智·楊廷和》:“故平賊者,勝之易,格之難。所戒于早,班師者必有一番安戢鎮(zhèn)撫作用,非僅僅仗兵威以脅之已也。”
(二)、安撫。
清 蔣士銓 《臨川夢·雙噬》:“ 李將軍 、 牛將軍 、 麻將軍 ,三位入城,安戢百姓,慰勞 慶王 ,辦理一切善后事宜。”
釋義:
安戢,ān jí,安定;平靜。平靜
相關(guān)詞語:
安樂窩安安穩(wěn)穩(wěn)安邦定國安邦治國安不忘危安步當(dāng)車安常處順安常守分安常守故安車蒲輪安堵樂業(yè)安堵如故安分守己安分知足安富恤貧安富尊榮安國寧家安魂定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