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制
詞語 | 典制 |
---|---|
拼音 | diǎn z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典章制度。解釋:
(一)、謂掌管使用。
《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典制六材。” 陳澔 集說:“此六材者,六工之所用也,故不曰典司而曰典制。”
(二)、典章制度。
《荀子·禮論》:“其理誠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説入焉而喪。”《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喪紀之禮雖有典制,茍無其時,所不得行。” 清 何琇 《樵香小記·周禮》:“蓋國家典制,歷代遞有沿革。”
釋義:
典制是指掌管使用。出自《禮記·曲禮下》。
造句:
1、 某瑞典制的電鋸:請勿試圖用你的雙手或生殖器停止電鋸.
2、 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典制,用禮儀來制約自己,也可以不背離大道了。”。
相關詞語:
不易之典不刊之典出何典記出奇制勝粗制濫造操刀制錦朝章國典出何經典詞華典贍寸轄制輪典妻鬻子典章文物典謨訓誥典身賣命典則俊雅焚典坑儒高文典冊高文典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