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案
詞語 | 斷案 |
---|---|
拼音 | duàn 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審判訴訟案 件。(二)、邏輯中三段論式中的結論。
解釋:
(一)、亦作“ 斷桉 ”。審判訴訟案件。
《宋史·選舉志一》:“又立新科明法,試律令、《刑統》、大義、斷桉,所以待諸科之不能業進士者。”《新民晚報》1984.10.6:“前后派了三名御史勘核,均未得出結論。 武則天 又委派善于斷案的 張楚金 前往核辦。”
(二)、論斷;結論。
明 李贄 《復鄧石陽書》:“或憑冊籍以為斷案,或依 孔 、佛以為 泰山 歟!” 梁啟超 《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而多數果足為政治之鵠與否,更當就其國民自身之程度以求之,非可漫然下簡單的斷案也。” 郭沫若 《斷斷集·七請》:“我說的‘有了意識便無論什么都好’,正和一定要做口號標語詩的斷案搭不上來。”
(三)、形式邏輯三段論法中的結論。
釋義:
審判訴訟案件:秉公~。
造句:
1、法官斷案一定要大公無私,不能徇私枉法,偏袒一方。
2、法官斷案,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相關詞語:
案牘勞形暗弱無斷案兵束甲案牘之勞案甲休兵案劍瞋目案無留牘不斷如帶殘編斷簡抽刀斷水愁腸寸斷殘圭斷璧殘篇斷簡殘章斷簡成城斷金遲疑不斷出死斷亡當斷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