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紗
詞語 | 皂紗 |
---|---|
拼音 | zào shā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皁紗”。黑色的紗。《晉書·輿服志》:“其釋奠先圣,則皂紗袍,絳緣中衣。”《北史·周紀下·高祖》:“甲戌,初服常冠,以皂紗為之,加簪而不施纓導。” 宋 王禹偁 《道服》詩:“楮符布褐皁紗巾,曾奉西垣寓直人。”《金史·輿服志下》:“年老者以皁紗籠髻如巾狀,散綴玉鈿於上,謂之玉逍遙。”《水滸傳》第八回:“當時 董超 便和酒保徑到閣兒內看時,見坐著一個人,頭戴頂萬字頭巾,身穿領皂紗背子。”解釋:
(一)、亦作“皁紗”。黑色的紗。
《晉書·輿服志》:“其釋奠先圣,則皂紗袍,絳緣中衣。”《北史·周紀下·高祖》:“甲戌,初服常冠,以皂紗為之,加簪而不施纓導。” 宋 王禹偁 《道服》詩:“楮符布褐皁紗巾,曾奉西垣寓直人。”《金史·輿服志下》:“年老者以皁紗籠髻如巾狀,散綴玉鈿於上,謂之玉逍遙。”《水滸傳》第八回:“當時 董超 便和酒保徑到閣兒內看時,見坐著一個人,頭戴頂萬字頭巾,身穿領皂紗背子。”
釋義:
1.亦作"皂紗"。 2.黑色的紗。
相關詞語:
不分皂白不問皂白翻黃倒皂販夫皂隸牛驥同皂青紅皂白染藍涅皂象簡烏紗皂白不分皂絲麻線指皂為白朱轓皂蓋不分青紅皂白不問青紅皂白皂白難分清渾皂白皂白溝分絳紗系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