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藪
詞語 | 盜藪 |
---|---|
拼音 | dào sǒ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盜藪”。強盜聚集的地方。解釋:
(一)、亦作“盜藪”。強盜聚集的地方。
元 盧摯 《湖南宣慰使趙公墓志銘》:“脅既,良民即自拔盜藪。”《明史·張翀傳》:“所部 萬羊山 跨 湖廣 、 福建 、 廣東 境,故盜藪。”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亂離二則》:“ 陜西 某公,任鹽秩,家累不從。值 姜瓖 之變,故里陷為盜藪,音信隔絶。” 李宗仁 《回憶錄》第四章:“ 榮廷 一時藏身無處,不得已,逃入盜藪,落草為寇。”
釋義:
盜藪是一個漢語詞匯,亦作“盜藪”,意思是強盜聚集的地方。
相關詞語:
不飲盜泉逋逃之藪穿窬之盜才墨之藪盜名暗世盜名欺世盜亦有道盜憎主人盜跖之物盜鐘掩耳盜鈴掩耳盜嫂受金盜食致飽盜玉竊鉤盜怨主人阿世盜名焚藪而田狗盜雞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