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口
詞語 | 失口 |
---|---|
拼音 | shī kǒ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未經考慮脫口而出。解釋:
(一)、謂言語容儀不戒慎。
《禮記·表記》:“君子不失口於人。” 鄭玄 注:“失謂失其容止之節也。《玉藻》曰:‘足容重,色容莊,口容止。’” 孔穎達 疏:“不失口於人者,口容須安止,不失此口之容儀,而作諂私曲媚於眾人也。”
(二)、泛指脫口而出。
《百喻經·貧人作鴛鴦鳴喻》:“時守池者而作是問:‘池中者誰?’而此貧人失口答言:‘我是鴛鴦。’”《水滸傳》第七回:“﹝ 林沖 ﹞看了,喫了一驚,失口道:‘好刀!你要賣幾錢?’” 沈從文 《貴生》:“ 毛伙 忍不住忽然失口說:‘ 貴生 , 金鳳 快要坐花轎了。’”
釋義:
失口,漢語詞匯。注音:shī kǒu釋義:指未經考慮脫口而出,不小心說錯話。如:失口亂言。
造句:
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相關詞語:
口頭禪礙口識羞愛鶴失眾黯然失色聱牙戟口百不失一百口莫辯百無一失北叟失馬閉口不言閉口藏舌病從口入不失圭撮不失毫厘不失時機拔十失五百口難分百口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