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俗
詞語 | 偶俗 |
---|---|
拼音 | ǒu sú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迎合世俗。(二)、指與俗人共處。
解釋:
(一)、謂迎合世俗。
《后漢書·吳良傳》:“每處大議,輒據(jù)經(jīng)典,不希旨偶俗,以徼時譽。”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於是馳逐之庸民,偶俗之近人,慕之者猶宵蟲之赴明燭,學之者猶輕毛之應(yīng)飇風。” 唐 皎然 《答鄭方回》詩:“説詩迷頽靡,偶俗傷趨競。”
(二)、指與俗人共處。
明 范濂 《云間據(jù)目抄·張之象》:“公既性不偶俗,獨喜閉戶著書,冬夏不輟。”
釋義:
偶俗是漢語詞匯,解釋為迎合世俗。
相關(guān)詞語:
白丁俗客避世絕俗不同流俗敗俗傷風敗俗傷化砭庸針俗避世離俗避俗趨新變風改俗變風易俗變古易俗變?nèi)莞乃?/a>變俗易教并威偶勢不落俗套不僧不俗超塵拔俗從俗就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