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端
詞語 | 舌端 |
---|---|
拼音 | shé du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舌尖,舌頭。(二)、舌所以言,因引申為言詞。
解釋:
(一)、舌尖,舌頭。
《韓詩外傳》卷七:“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筆端,避武士之鋒端,避辯士之舌端。”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辭者,舌端之文,通己於人。”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即有時偶涉詩書,亦係耳根聽熟之語,舌端調慣之文。”
(二)、舌所以言,因引申為言詞。
《北齊書·盧文偉傳》:“ 詢祖 詞情艷發,早著聲名,負其才地,肆情矜驕,京華人士,莫不畏其舌端。” 唐 元稹 《和樂天贈樊著作》:“是時 游 夏 輩,不敢措舌端。”
釋義:
舌端,漢語詞匯。拼音:shé duān釋義:1、舌尖,舌頭。2、引申為言詞
造句:
1、伊人冷艷手掌,甜蜜舌端。
2、曾驚秋肅臨天下,竟遣春溫上舌端。
相關詞語:
百端待舉百舌之聲搬唇遞舌笨嘴拙舌閉口藏舌變化多端不可端倪不知端倪百端交集搬唇弄舌搬口弄舌笨嘴笨舌鼻端出火鼻端生火閉口捕舌閉口結舌辯口利舌長舌之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