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撮
詞語 | 抄撮 |
---|---|
拼音 | chāo cuō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摘錄。(二)、微細(xì)。
解釋:
(一)、摘錄。
杜預(yù) 《<春秋經(jīng)傳集解>序》 孔穎達(dá) 疏引 漢 劉向 《別錄》:“ 左丘明 授 曾申 , 申 授 吳起 , 起 授其子 期 , 期 授 楚 人 鐸椒 , 鐸椒 作‘抄撮’八卷,授 虞卿 , 虞卿 作‘抄撮’九卷,授 荀卿 。”《三國志·魏志·曹爽傳》“ 范 當(dāng) 等皆伏誅”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范 嘗抄撮《漢書》中諸雜事,自以意斟酌之,名曰《世要論》。” 唐 劉知幾 《史通·探頤》:“又 荀氏 著書,抄撮 班 史。” 清 黃宗羲 《姚江逸詩序》:“蓋科舉抄撮之學(xué),陷溺人心,誰復(fù)以此不急之務(wù),交相勸勉。” 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 北平 之所謂學(xué)者,所下的是抄撮功夫居多。”
(二)、微細(xì)。
北齊 劉晝 《新論·從化》:“故權(quán)衡雖正,不能無毫釐之差;鈞石雖平,不能無抄撮之較。”
釋義:
1.摘錄。 2.微細(xì)。
相關(guān)詞語:
不失圭撮撮土焚香撮鹽入火撮科打哄撮科打閧撮鹽入水東挪西撮東抄西襲鷹撮霆擊東抄西轉(zhuǎn)目披手抄撮要?jiǎng)h繁文抄公一言抄百總撮土為香一小撮瓜蔓抄滿門抄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