剗地
詞語 | 剗地 |
---|---|
拼音 | chǎn d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依舊,照樣。宋 辛棄疾《新荷葉·再題傅巖叟悠然閣》詞:“歲晚 淵明,也吟草盛苗稀。風流剗地,向尊前、采菊題詩。”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一片狂心,九曲柔腸,剗地悶如昨夜。”明 許三階《節俠記·送別》:“愁聽啼鳥頻求侶,憐知己剗地分離。千里含情,一杯促膝。”(二)、卻,反而。宋 晁端禮《梁州令》詞:“各自尋思取,更莫寃他人做。如今剗地怕相逢,愁多正在相逢處。”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往常我春心寄錦箋,離情接斷弦,風流煞 謝 家庭院,到如今剗地教共豬狗同眠。”元 無名氏《碧桃花》楔子:“碧桃,我抬舉的你成人長大,不去習女工針指,剗的作出這等勾當來,我看你怎生見人。”
(三)、越是,越發。宋 曾覿《卜算子·湖州磚墻吳氏女失身于土山張氏作妾》詞:“數盡萬般花,不比梅花韻。雪壓風欺恁地寒,剗地清香噴。”元 曾瑞《愿成雙·贈老妓》詞:“暮年間剗地知公事,所為兒都敬持。縱千般打駡是好言詞,無半點虛脾謊話兒,衠一派真誠好意思。”
(四)、倒,倒是。宋 王庭珪《虞美人·辰州上元》詞:“花衢柳陌年時靜,剗地今年盛。”元 無名氏《來生債》:“[卜兒云]居士,你且休燒了這文書,聽我説咱。俺兩口兒偌大年紀,孩兒每都小哩,他久已后長立成人,也要些錢物使用,你與我休便燒了也。[正末云]你剗的還有這個心哩。”
(五)、無端,平白地。宋 盧祖皋《夜飛鵲慢》詞:“牽衣揾彈淚,問凄風愁露,剗地東西。”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剗地相逢,引調得人來眼狂心熱。”元 石德玉《秋胡戲妻》第一折:“孩兒娶親,纔得三日光景,剗的便勾他當軍去。”明 屠隆《綵毫記·知幾引退》:“時不遇,剗地蛾眉生妬,天外冥鴻終刷羽,浮云愁日暮。”
(六)、怎的,怎么。表示嗔怪、反詰語氣。宋 趙長卿《滿江紅》詞:“記得當初低耳畔,是誰先有于飛約。惟到今,剗地誤盟言,還先惡!”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打我的元來是 陳琳。陳琳,你剗的也來打我哪。”《水滸傳》第十四回:“雷橫 道:‘是你阿舅送給我的,干你甚事?我若不看你阿舅面上,直結果了這廝性命,剗地問我取銀子?’”
相關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哀感天地哀天叫地安身之地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拔地搖山拔地倚天必爭之地遍地開花別有天地冰天雪地補天柱地不留余地不毛之地不牧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