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常
詞語 | 失常 |
---|---|
拼音 | shī chá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失去正常狀態:精神失常。舉動失常。解釋:
(一)、失其常道。
《易·需》:“利用恒,無咎,未失常也。” 漢 焦贛 《易林·渙之兌》:“ 昭公 失常, 李氏 悖狂。”原注:“ 春秋 昭公 二十五年九月戊戌伐 季氏 , 叔孫氏 、 孟氏 救之,三家反攻。”
(二)、失去常態;不正常。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 策 ( 孫策 )既殺 吉 ( 于吉 ),每獨坐,彷彿見 吉 在左右。意深惡之,頗有失常。” 唐 沉亞之 《文祝延》:“恭聞侯兮飲食失常,民縈憂兮心苦瘡。” 曹禺 《雷雨》第一幕:“我看你的母親,精神有點失常,病象是不輕。”
釋義:
失常,指進入不正常狀態。如:舉止失常。
相關詞語:
愛鶴失眾安常處順安常守分安常守故安適如常黯然失色安常履順安常習故百不失一百無一失北叟失馬變古易常變化無常變幻無常兵無常勢不法常可不失圭撮不失毫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