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臾
詞語 | 須臾 |
---|---|
拼音 | xū y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極短的時間;片刻:須臾不可離。須臾之間,雨過天晴。解釋:
(一)、優游自得。
《儀禮·燕禮》:“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請吾子之與寡君須臾焉,使某也以請。”《文選·離騷》:“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須臾以相羊。”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須臾、相羊,皆游也。”一本作“ 逍遙 ”。
(二)、從容,茍延。
《史記·淮陰侯列傳》:“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 項王 尚存也。” 王念孫 《讀書雜志·史記五》:“此‘須臾’與《中庸》‘道不可須臾離’異義。須臾,猶從容,延年之意也。言足下所以得從容至今不死者,以 項王 尚存也。《漢書·賈山傳》:‘愿少須臾毋死,思見德化之成也。’‘少須臾’即少從容,亦延年之意也。故《武五子傳》‘奉天期兮,不得須臾’ 張晏 曰:‘不得復延年也。’從容、須臾,語之轉耳。”
(三)、片刻,短時間。
《荀子·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宋 洪邁 《容齋三筆·瞬息須臾》:“瞬息、須臾、頃刻,皆不久之辭,與釋氏‘一彈指間’,‘一剎那頃’之義同,而釋書分別甚備……又《毗曇論》云:‘一剎那者翻為一念,一怛剎那翻為一瞬,六十怛剎那為一息,一息為一羅婆,三十羅婆為一摩睺羅,翻為一須臾。’又《僧祗律》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允降》:“我勞心數年,提兵十萬,深入敵境,克在須臾。” 清 李漁 《巧團圓·全節》:“小小一枝箭,發出如雷電;陵谷轉滄桑,世界須臾變。” 冰心 《寄小讀者》二九:“這顏色須臾萬變,而銀灰,而魚肚白,倏然間又轉成燦然的黃金。”
(四)、古代陰陽家的一種占卜術。
《后漢書·方術傳序》:“其流又有風角、遁甲、七政、元氣、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專、須臾、孤虛之術。” 李賢 注:“須臾,陰陽吉兇立成之法也。今書《七志》有 武王 《須臾》一卷。”
釋義:
須臾,漢語詞匯。拼音:xū yú衡量時間的詞語,表示一段很短的時間,片刻之間。與倏然、倏忽、忽然為同義詞。
造句:
1、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人生的鐘擺,須臾停止不得;希望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光芒四射;是優美動聽的歌;是奇麗無比的小詩;是令人神往的意境;是朝露、晚虹、是陽光......
2、 人的價值,在接受誘惑的一須臾被選擇。
相關詞語:
捋虎須莫須有不時之須唇齒相須割須棄袍巾幗須眉溜須拍馬磨礪以須摩厲以須摩礪以須磨厲以須女長須嫁男大須婚拈斷髭須女大須嫁拍馬溜須染須種齒無須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