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杖
詞語 | 決杖 |
---|---|
拼音 | jué zhà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處以杖刑。用大荊條或棍棒抽擊人的背、臀或腿部。解釋:
(一)、處以杖刑。用大荊條或棍棒抽擊人的背、臀或腿部。
《隋書·高祖紀(jì)上》:“其諸司論屬官,若有愆犯,聽於律外斟酌決杖。”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府法曹斷掠糧賊,惟各決杖一百。”《宋史·刑法志一》:“因詔:‘ 嶺 南民犯竊盜,贓滿五貫至十貫者,決杖、黥面、配役。’” 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然亦如 嚴(yán)幼芳 、 劉婆惜 備受箠楚決杖矣。”
釋義:
jué zhàng ㄐㄩㄝˊ ㄓㄤˋ決杖(決杖)處以杖刑。用大荊條或棍棒抽擊人的背、臀或腿部。《隋書·高祖紀(jì)上》:“其諸司論屬官,若有愆犯,聽於律外斟酌決杖。”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府法曹斷掠糧賊,惟各決杖一百。”《宋史·刑法志一》:“因詔:‘ 嶺 南民犯竊盜,贓滿五貫至十貫者,決杖、黥面、配役。’” 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然亦如 嚴(yán)幼芳 、 劉婆惜 備受箠楚決杖矣。”
相關(guān)詞語:
沉吟不決雌雄未決沉吟未決乘高決水遲疑未決持刀動杖遲徊不決遲疑不決躊躇不決觸石決木垂簾聽決大杖則走刁天決地斷脰決腹斷決如流當(dāng)機(jī)立決東沖西決發(fā)策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