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齒
詞語(yǔ) | 顛齒 |
---|---|
拼音 | diān ch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齻齒,臼齒。顛,通“齻”。解釋:
(一)、齻齒,臼齒。顛,通“ 齻 ”。
《管子·山國(guó)軌》:“請(qǐng)敺之顛齒,量其高壯。” 郭沫若 等集校:“ 聞一多 案:‘顛齒’即齻牙。《儀禮·既夕禮》‘實(shí)貝,柱左齻右齻’,疏‘左齻右齻,牙兩畔最長(zhǎng)者’,《周禮·典瑞》 鄭 注‘含玉,柱左右齻及在口中者。’《釋文》本‘齻’作‘顛’。《正字通》‘男子二十四歲,女子二十一歲,齻牙生。’字一作‘真’。《素問(wèn)·上古天真論》‘故真牙生而長(zhǎng)極’, 王 注‘真牙,謂牙之最后生者’。”
釋義:
1.齻齒,臼齒。顛,通"齻"。
相關(guān)詞語(yǔ):
不齒于人不足齒數(shù)不足掛齒白齒青眉白黑顛倒半癡不顛不知顛倒瞋目切齒持危扶顛齒白唇紅齒若編貝齒亡舌存齒牙春色齒牙余論唇齒相依唇齒之邦唇紅齒白唇亡齒寒
詞語(yǔ)形式
熱門(mén)屬性詞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