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臺
詞語 | 硯臺 |
---|---|
拼音 | yàn ta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研墨的文具,有石頭的,有瓦的。解釋:
(一)、磨墨的文具。
唐 皮日休 張賁 等《藥名聯句》:“鸓鼠啼書戶,蝸牛上硯臺。”硯,一本作“ 研 ”。 元 姚燧 《陽春曲》:“墨磨北海烏龍角,筆蘸南山紫兔毫,花箋鋪展硯臺高。” 清 沉復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因是于行囊之外,轉得吾父所遺圖書、硯臺、筆筒數件。”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你老人家是想當陪房丫頭一塊嫁過去,好成天給人家端硯臺拿紙啊,還是給人家鋪床迭被到了晚上當姨老爺啊?”
釋義:
1.磨墨的文具。
相關詞語:
筆耕硯田唱對臺戲層臺累榭登臺拜將歌臺舞榭黃臺之瓜后臺老板黃發臺背近水樓臺金臺市駿開臺鑼鼓樓臺亭閣鹿走蘇臺樓閣臺榭樓閣亭臺磨穿鐵硯平地樓臺如登春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