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帕
詞語 | 手帕 |
---|---|
拼音 | shǒu pà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手絹。解釋:
(一)、手絹。
唐 王建 《宮詞》之四七:“緶得紅羅手帕子,中心細畫一雙蟬。” 元 楊暹 《西游記·海棠傳耗》:“小的有手帕,是俺父親與我的。他若見這手帕呵,便信是實。”《紅樓夢》第二九回:“話説 寶玉 正自發怔,不想 黛玉 將手帕子扔了來。” 柔石 《人間雜記》:“當他一伸頭頸去看到以后,立刻掉過臉,用手帕掩住鼻子,快快走了。”
(二)、禮物的代稱。
元 喬吉 《兩世因緣》第一折:“解元,我待與 王媽媽 遞手帕去來,只怕來的遲,教你盼望,著娘替我去了。” 元 無名氏 《翫江亭》第一折:“再將來紗羅紵絲三十疋,權為手帕,休嫌輕微也。”
釋義:
又稱“手絹”、“手巾”。呈正方形的小型細薄織物。大多用棉紗織制,少數用蠶絲、麻紗等織制。主要有織造手帕和印花手帕兩類,還有繪畫、刺繡、抽紗等工藝美術手帕。柔軟吸濕,質地輕薄,外觀優美。供人們隨身攜帶,作揩擦手臉以及裝飾之用。
造句:
1、 有幾次搞擊鼓傳花,她接到花手帕,像拿到火團似的,急著往別人手上傳。
2、 一塊透明的藍天,象一張絲手帕,藍天上停留一些細碎而潔白的云塊,象是繡在紗巾上的花朵。
相關詞語:
礙手礙腳愛不釋手礙足礙手白手起家不擇手段白手成家白手空拳白手興家比手劃腳別出手眼別具手眼不龜手藥搏手無策赤手空拳出手得盧垂手而得垂手可得寸鐵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