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憂
詞語 | 貽憂 |
---|---|
拼音 | yí yōu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留下憂患;使受憂患。解釋:
(一)、留下憂患;使受憂患。
唐 李華 《慶王府司馬徐府君碑》:“執(zhí)親之喪,哀毀逾禮,迨啟手足,不貽憂於墳?zāi)梗⒁病!?明 許自昌 《水滸記·敗露》:“痛失火池魚罹咎,苦亡猿林木貽憂。”《清史稿·理密親王允礽傳》:“ 允礽 口不道忠信之言,身不履德行之義,咎戾多端,難以承祀,用是昭告昊天上帝,特行廢斥,勿致貽憂邦國,痛毒蒼生。”
釋義:
貽憂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yí yōu,是指留下憂患;使受憂患。
相關(guān)詞語:
不堪其憂飽經(jīng)憂患不測之憂采薪之憂疇咨之憂單憂極瘁負薪之憂高枕無憂高枕勿憂后顧之憂積憂成疾季孫之憂樂以忘憂縲紲之憂樂極則憂樂行憂違路叟之憂慢易生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