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蘆
詞語 | 蒲蘆 |
---|---|
拼音 | pú l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蒲草和蘆葦。(二)、蒲且。
(三)、蚌蛤之屬。
解釋:
(一)、蒲草和蘆葦。
元 楊載 《雷江阻風(fēng)寄池陽通守周南翁》詩:“繫舟江岸隱蒲蘆,坐聽篙師制疾徐?!薄都t樓夢(mèng)》第五十回:“ 李紈 又道:一池青草草何名? 湘云 又忙道:這一定是‘蒲蘆’也。”
(二)、 蒲且 。
《文選·張華<勵(lì)志詩>》:“ 蒲蘆 縈繳,神感飛禽。” 呂向 注:“ 蒲蘆 ,即 蒲且 也。”
(三)、蚌蛤之屬。
《大戴禮記·夏小正》:“玄雉入于 淮 為蜃。蜃者,蒲盧也?!?/p>
釋義:
蒲蘆,漢語詞語,指蒲草和蘆葦。
相關(guān)詞語:
悶葫蘆安車蒲輪打悶葫蘆葫蘆依樣胯下蒲伏蒲鞭之罰蒲柳之姿蒲鞭示辱蒲柳之質(zhì)束蒲為脯膝行蒲伏掩口葫蘆依樣葫蘆依樣畫葫蘆依本畫葫蘆依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蒲扇價(jià)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