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
詞語 | 地面 |
---|---|
拼音 | dì mi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地球的表面。(二)、地區(多指行政區域)
(三)、建筑物內房屋的底部結構。
解釋:
(一)、地表面。
《元史·天文志一》:“混天儀也,其制以銅為之,平設單環,刻周天度,畫十二辰位,以凖地面。” 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這里近來熱極了,我寓的室內九十二度,聽說屋外的空中百另二度,地面百三十余度云。”
(二)、房屋等建筑物內部及周圍的地上用某種材料鋪筑的表層。
《通雅·宮室》:“ 照陽殿 以金為仰陽,銀為地面。”如:方磚地面;水泥地面。
(三)、地區;地方。
元 楊景賢 《西游記·女王逼婚》:“ 大唐 國師,去西天取經,從俺地面過,俺索接他去。”《三國演義》第五十回:“ 操 大喜,令軍馬且行,問:‘前面是那裡地面?’”《儒林外史》第十六回:“這樣鄉村地面,夜深時分,還有人苦功讀書,實為可敬!”
(四)、當地;本地。
曹禺 《日出》第一幕:“告他們!告誰呀?他們都跟地面上的人有來往,怎么告?”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九:“ 元茂屯 的自衛隊留下十二棵大槍,保護地面,其余都歸 馬連長 帶走。”
釋義:
地面:多指建筑物內部和周圍地表的鋪筑層,也指樓層表面的鋪筑層(樓面)。在通俗意義上,大地的表面積為底面,與天空相對。
相關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笑面虎哀感天地哀天叫地安身之地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八面見光八面玲瓏八面威風八面瑩澈八面圓通八面張羅拔地搖山拔地倚天白面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