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憐口
詞語 | 怯憐口 |
---|---|
拼音 | qiè lián kǒu |
字數(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亦稱“怯憐戶”。元 代對墮民的稱呼。解釋:
(一)、亦稱“ 怯憐戶 ”。 元 代對墮民的稱呼。
明 葉子奇 《草木子·雜制》:“至 元 朝, 秦王 太師潛行不軌,欲要譽於天下,以私錢十萬錠,濟怯憐口、站戶之乏。”《鄞縣通志·文獻志·禮俗》:“四民之外,又有墮民,謂之丐戶,又名怯憐戶……分置 蘇 、 松 、 浙 省,雜處民間, 元 人名為怯憐戶。”參見“ 墮民 ”。
釋義:
1.亦稱"怯憐戶"。 2.元代對墮民的稱呼。
相關詞語:
口頭禪礙口識羞聱牙戟口百口莫辯閉口不言閉口藏舌病從口入百口難分百口同聲搬口弄舌筆伐口誅閉口無言閉口捕舌閉口結(jié)舌辯口利辭辯口利舌病由口入赤口毒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