佻易
詞語 | 佻易 |
---|---|
拼音 | tiāo y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不莊重或不沉穩(wěn)。《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建安 二五年”裴松之 注引《曹瞞傳》:“太祖 為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倡優(yōu)在側(cè),常以日達夕。”宋 陳善《捫虱新話·二十失》:“佻易卞急,遇事輒發(fā)狷介剛直,忿不思難。”解釋:
(一)、不莊重或不沉穩(wěn)。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建安 二五年” 裴松之 注引《曹瞞傳》:“ 太祖 為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倡優(yōu)在側(cè),常以日達夕。” 宋 陳善 《捫虱新話·二十失》:“佻易卞急,遇事輒發(fā)狷介剛直,忿不思難。”
釋義:
1.不莊重或不沉穩(wěn)。
相關(guān)詞語:
安危相易拔幟易幟變古易常變名易姓變色易容不可移易不易一字不易之典不易之論拔趙易漢百世不易悲歌易水避難就易避難趨易變風(fēng)易俗變古易俗變故易常變俗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