屜子
詞語 | 屜子 |
---|---|
拼音 | tì z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層層大小相等可套疊的盛器,如蒸籠屜子〈方〉∶抽屜解釋:
(一)、亦作“屜子”。一層層大小相等可套迭的盛器。如:蒸籠屜子。
(二)、裝在床上、椅上或窗上可以取下的片狀物。
《紅樓夢》第二七回:“把屋子收拾了,下一扇紗屜子。”一本作“ 屜子 ”。如:椅屜子;窗屜子。
(三)、方言。指抽屜。
釋義:
屜子,是漢語詞匯,解釋為一層層大小相等可套迭的盛器,出處是《紅樓夢》。
造句:
1、 這次你無論如何要全部扔掉你屜子里那些粘糊糊的舊糖紙.
2、 幾年后,即使是現(xiàn)在,我對高三印象最深的,是滿屜子的試卷和桌子前擺滿的各種復(fù)習(xí)資料。
相關(guān)詞語:
碰釘子矮子看戲愛民如子矮子觀場抱子弄孫不當(dāng)人子不肖子孫鮑子知我博物君子才子佳人草頭天子赤子之心村夫俗子典妻鬻子東墻處子讀書種子大雅君子戴高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