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爾
詞語 | 焉爾 |
---|---|
拼音 | yān ěr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焉耳”。于是,而已。《穀梁傳·僖公二十年》:“秋,齊 人 狄 人盟於 邢,邢 為主焉爾。”何休 注:“焉爾,猶於是也。”《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焦循 正義:“焉耳,當(dāng)作焉爾。”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持之為訓(xùn),有符焉爾。”魯迅《<嵇康集>序》:“恨學(xué)識荒陋,疏失蓋多,亦第欲存留舊文,得稍流布焉爾。”解釋:
(一)、亦作“ 焉耳 ”。于是,而已。
《穀梁傳·僖公二十年》:“秋, 齊 人 狄 人盟於 邢 , 邢 為主焉爾。” 何休 注:“焉爾,猶於是也。”《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焦循 正義:“焉耳,當(dāng)作焉爾。”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持之為訓(xùn),有符焉爾。” 魯迅 《<嵇康集>序》:“恨學(xué)識荒陋,疏失蓋多,亦第欲存留舊文,得稍流布焉爾。”
釋義:
1.亦作"焉耳"。 2.于是,而已。
相關(guān)詞語:
不過爾爾不得不爾出爾反爾此疆爾界吊爾郎當(dāng)爾虞我詐爾詐我虞爾汝之交國爾忘家公爾忘私渙爾冰開狡焉思逞狡焉思啟狡焉思肆聊復(fù)爾耳聊復(fù)爾爾輪焉奐焉戚戚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