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哀
詞語(yǔ) | 牛哀 |
---|---|
拼音 | niú āi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指 公牛哀。解釋:
(一)、指 公牛哀 。
魯國(guó) 人,一說(shuō) 韓國(guó) 人。傳說(shuō)他病了七日變虎,把去看他的哥哥吃了。見(jiàn)《淮南子·俶真訓(xùn)》。 漢 張衡 《思玄賦》:“ 牛哀 病而成虎兮,雖逢昆其必噬。” 唐 李賀 《猛虎行》詩(shī):“道逢騶虞, 牛哀 不平。” 清 吳偉業(yè) 《繭虎》詩(shī):“最是繭絲添虎翼,難將續(xù)命訴 牛哀 。”
釋義:
牛哀,古人名,即公牛哀,春秋魯國(guó)人,一說(shuō)韓國(guó)人。傳說(shuō)他病了七日變虎,把去看他的哥哥吃了。典出《淮南子》卷二〈俶真訓(xùn)〉,后遂以“牛哀”為此事典。
相關(guān)詞語(yǔ):
風(fēng)馬牛一牛鳴執(zhí)牛耳哀哀父母哀哀欲絕哀兵必勝哀而不傷哀感天地哀感頑艷哀感中年哀告賓服哀鴻遍野哀毀骨立哀梨蒸食哀絲豪竹哀思如潮哀天叫地哀痛欲絕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