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
詞語 | 偏僻 |
---|---|
拼音 | piān p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離城市或中心區遠,交通不便:偏僻的山區。地點偏僻。解釋:
(一)、荒僻,交通不便。
《英烈傳》第二七回:“那士卒因地方偏僻,全不提防,都酣酣的大睡。” 清 姚鼐 《張仲絜時文序》:“﹝ 常熟 ﹞雖偏僻下邑,其士人多知乘時,或逾於都會廣聚之區,習使之然也。” 魯迅 《朝花夕拾·五猖會》:“我家的所在很偏僻。”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章:“ 熱河省 一個偏僻的山村里,住著一家姓 李 的人家。”
(二)、引申為孤陋,見聞短淺。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梁生》:“二兄偏僻,必以我言為河漢,請晰言之,可乎?”
(三)、指冷僻,不常見。
許地山 《換巢鸞鳳》:“我先說了,不許用偏僻的句。”
(四)、偏頗,不公正。
元 無名氏 《劉弘嫁婢》第二折:“你道的差了,天有萬物於人,人無一物於天,天有甚么偏僻那?”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理學偏僻》:“ 王荊公 以《春秋》為斷爛朝報,不列六經; 程伊川 以《資治通鑑》為玩物喪志,禁人勿習。講理學者偏僻,往往如此。”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放言倡論,冒為經世之談;襲貌遺神,流為偏僻之論。”
(五)、指房中術。
宋 周密 《志雅堂雜鈔·人事》:“士大夫至晚年,多事偏僻之術;往往無子者,蓋交感之道,必精與氣,然后生育。而偏僻之術,多加以繫纜之法,蓋氣不過,所以無子也。” 元 朱庭玉 《梁州第七·妓門庭》套曲:“有幾多説不盡人不會的偏僻、風流、是非,造次不容易。”
釋義:
偏僻,指遠離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區或遠離交通要道的人煙稀少的地方。古代用法:偏激,不端正。
相關詞語:
補偏救弊不可偏廢不偏不黨不偏不倚放僻邪侈放僻淫佚乖僻邪謬救偏補弊偏信則暗偏聽偏信僻字澀句偏三向四偏聽偏言偏鄉僻壤巧言偏辭窮鄉僻壤窮山僻壤無偏無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