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咎
詞語 | 責咎 |
---|---|
拼音 | zé ji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責究罪過。《后漢書·朱祐景丹等傳論》:“觀其治平臨政,課職責咎,將所謂‘導之以法,齊之以刑’者乎。” 宋 范仲淹 《除樞密副使召赴闕陳讓第三狀》:“臣等若貪冒寵榮,便離職任,向去或有侵軼,害及生靈,使朝廷重憂,后人當患,則有識之人,孰不責咎?” 樊增祥 《批史國安呈詞》:“勿得任性妄為,致干責咎。”解釋:
(一)、責究罪過。
《后漢書·朱祐景丹等傳論》:“觀其治平臨政,課職責咎,將所謂‘導之以法,齊之以刑’者乎。” 宋 范仲淹 《除樞密副使召赴闕陳讓第三狀》:“臣等若貪冒寵榮,便離職任,向去或有侵軼,害及生靈,使朝廷重憂,后人當患,則有識之人,孰不責咎?” 樊增祥 《批史國安呈詞》:“勿得任性妄為,致干責咎。”
釋義:
責究罪過。《后漢書·朱祐景丹等傳論》:“觀其治平臨政,課職責咎,將所謂‘導之以法,齊之以刑’者乎。” 宋 范仲淹 《除樞密副使召赴闕陳讓第三狀》:“臣等若貪冒寵榮,便離職任,向去或有侵軼,害及生靈,使朝廷重憂,后人當患,則有識之人,孰不責咎?” 樊增祥 《批史國安呈詞》:“勿得任性妄為,致干責咎。”
相關詞語:
按名責實不咎既往閉閣自責閉合自責動輒得咎罰不責眾敷衍塞責反躬自責悔過自責既往不咎咎由自取咎有應得進退惟咎控名責實聊以塞責攬名責實匹夫有責求全責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