嗥叫
詞語 | 嗥叫 |
---|---|
拼音 | háo jià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號叫(多指豺狼等)。解釋:
(一)、亦作“嘷叫”。指獸類的吼叫。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下:“鹿走崖岸之上,羣鰐嘷叫其下,鹿怖懼落崖。” 杜鵬程 《保衛(wèi)延安》第三章:“遠(yuǎn)處的林子里傳出狼和豹子的嗥叫聲。”
(二)、大聲哭叫,叫喚。嗥,通“ 號 ”。
《北史·吐谷渾傳》:“ 葉延 少而勇果,年十歲,縛草為人,號曰 姜聰 ,每日輒射之,射中則嘷叫泣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呂無病》:“刀脊中額,額破血流,披髮嗥叫而出,將以奔告其家。” 陳登科 《風(fēng)雷》第一部第九章:“ 杜三春 也嗥叫起來:‘他打人。’”
釋義:
嗥叫,讀音háo jiào,漢語詞語,形容動物的大聲嚎叫。
造句:
1、 你可曾聽過荒野之狼仰對藍(lán)色秋月嗥叫的聲音?或問過咧齒的山貓為何微笑?
2、 山洞里回蕩著這個咆哮如雷的巨獸的嗥叫聲.
相關(guān)詞語:
哀天叫地把飯叫饑暢叫揚疾大喊大叫大呼小叫鬼哭狼嗥喊冤叫屈呼天叫地叫苦不迭叫苦連天雞飛狗叫狼嗥狗叫狼嗥鬼叫狼嚎鬼叫漫天叫價鳴冤叫屈拍案叫絕人歡馬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