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柿
詞語 | 烘柿 |
---|---|
拼音 | hōng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 烘柹 ”。閉藏未熟的青柿于容器中,使其自然紅熟,謂之“烘杮”。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今 唐鄧 間多大柿,其初生澀,堅實如石。凡百十柿以一榠樝置其中,則紅熟爛如泥而可食。土人謂之烘柿者,非用火,乃用此爾。”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柹》:“烘柹,非謂火烘也。即青緑之柹,收置器中,自然紅熟如烘成,澀味盡去,其甘如蜜。”解釋:
(一)、亦作“ 烘柹 ”。閉藏未熟的青柿于容器中,使其自然紅熟,謂之“烘杮”。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今 唐鄧 間多大柿,其初生澀,堅實如石。凡百十柿以一榠樝置其中,則紅熟爛如泥而可食。土人謂之烘柿者,非用火,乃用此爾。”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柹》:“烘柹,非謂火烘也。即青緑之柹,收置器中,自然紅熟如烘成,澀味盡去,其甘如蜜。”
釋義:
1.亦作"烘柹"。 2.閉藏未熟的青柿于容器中,使其自然紅熟,謂之"烘杮"。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