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竄
詞語 | 逆竄 |
---|---|
拼音 | nì cuà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猶逃竄。 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shí)》:“或蟲流而莫斂,或逆竄於 申亥 ,或擢筋於廟梁,或絶命於 望夷 ,蓋所拔之非真,而忠能之不用也。”按, 楚靈王 逆竄于 申亥 ,事見《左傳·昭公十三年》。解釋:
(一)、猶逃竄。
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shí)》:“或蟲流而莫斂,或逆竄於 申亥 ,或擢筋於廟梁,或絶命於 望夷 ,蓋所拔之非真,而忠能之不用也。”按, 楚靈王 逆竄于 申亥 ,事見《左傳·昭公十三年》。
釋義:
1.猶逃竄。
相關(guān)詞語:
抱頭鼠竄竄端匿跡大逆不道倒行逆施掉頭鼠竄大逆無道東逃西竄東投西竄東奔西竄奉頭鼠竄橫行逆施狐奔鼠竄苦口逆耳狼奔鼠竄狼突豕竄莫逆之交莫逆于心目逆而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