鶉衣
詞語 | 鶉衣 |
---|---|
拼音 | chún yī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鵪鶉的羽毛又短又花,故用鶉衣來形容破爛不堪、補丁很多的衣服:鶉衣百結(jié)。解釋:
(一)、破爛的衣服。鶉尾禿,故稱。語本《荀子·大略》:“ 子夏 貧,衣若縣鶉。” 唐 杜甫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詩:“烏幾重重縛,鶉衣寸寸針。” 宋 梅堯臣 《田家》詩之四:“卒歲豈堪念,鶉衣著更穿。” 清 周亮工 《王王屋傳》:“其逮也,士民數(shù)千人攀轅痛哭,白日慘黯,遮愬緹騎,自卯至申,不得前,甚有矇瞍、孤貧、鳩杖、鶉衣,亦視力投金錢檻車贐之。”
釋義:
鶉衣是一個漢語詞語,基本意思是補綴的破舊衣衫,鶉衣蔽體。
造句:
1、 他在外地流浪了一個多月,回到家時已是鶉衣百結(jié)、囊空如洗了。
2、 舊社會勞動人民終年鶉衣百結(jié)。
相關(guān)詞語:
白日衣繡白衣公卿白衣卿相白衣秀士百衣百隨褒衣博帶褒衣危冠飽食暖衣布衣黔首布衣蔬食布衣韋帶布衣之交白日繡衣白衣蒼狗白衣宰相百結(jié)懸鶉班衣戲采班衣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