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詞語 | 瓷器 |
---|---|
拼音 | cí q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瓷質的器皿。解釋:
(一)、亦作“甆器”。 中國 古代重要發明之一。用黏土、長石和石英為原料,經混和、成形、干燥而燒成的制品。
夏 商 時已有原始素燒瓷器(即白陶),以后燒制技術逐漸改進提高。 唐 宋 后,瓷器制作取得重大發展。 明 以后, 景德鎮 成為瓷業中心,名聞世界。 唐 柳宗元 《代人進瓷器狀》:“右件瓷器等,并藝精埏埴,制合規模。” 宋 洪邁 《容齋隨筆·浮梁陶器》:“ 浮梁 父老言,自來作知縣不買甆器者一人,君是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玩具·瓷器》:“本朝瓷器,用白地青花,間裝五色,為古今之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九回:“他卻拍桌子打板凳的大駡,又把瓷器家伙一件件的往院子里亂摔。” 吳海云 《瓷國及其高峰·古今瓷器街》:“瓷都 景德鎮 的所有街道,幾乎都有出售瓷器的商店。”
釋義:
用高嶺土、瓷石做坯料,表面施釉,經成型、干燥后入窯燒制而成的日用品和工藝品。瓷器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大發明。原始瓷產生于商周時期,現代意義的瓷器出現于東漢中晚期。江西景德鎮制瓷歷史悠久,有“瓷都”之稱。
造句:
1、謳歌我們的歷史,絲綢瓷器遠涉重洋,誰都知道這是來自我們的故鄉;謳歌我們的歷史,那狼煙里沖殺出,兵馬俑威武的陣容;謳歌我們的歷史,那雄偉中聳立著,萬里長城的剛強。
2、并非神仙才能燒瓷器,有志的人可學精手藝。
相關詞語:
不成器布被瓦器藏器待時大器晚成斗筲之器凡偶近器瑚璉之器懷才抱器懷材抱器將相之器積厚成器量才器使器二不匱器小易盈器宇軒昂器滿將覆器滿意得器滿則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