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同
詞語 | 略同 |
---|---|
拼音 | lüè tó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畧同”。大致相同。《漢書·平當傳》:“﹝ 平當 ﹞文雅雖不能及 蕭望之 、 匡衡 ,然指意略同。”《三國志·蜀志·龐統(tǒng)傳》“ 徽 甚異之,稱 統(tǒng) 當為 南州 士之冠冕”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 淄青 、 恒冀 兩道,與 蔡州 氣類略同。” 明 葉盛 《水東日記·黃少保才識》:“公所對與其所預(yù)計畧同,以是尤敬服之。”解釋:
(一)、亦作“畧同”。大致相同。
《漢書·平當傳》:“﹝ 平當 ﹞文雅雖不能及 蕭望之 、 匡衡 ,然指意略同。”《三國志·蜀志·龐統(tǒng)傳》“ 徽 甚異之,稱 統(tǒng) 當為 南州 士之冠冕”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 淄青 、 恒冀 兩道,與 蔡州 氣類略同。” 明 葉盛 《水東日記·黃少保才識》:“公所對與其所預(yù)計畧同,以是尤敬服之。”
釋義:
拼音:lüè tóng詞素解釋:略,習慣解釋為“大略”、“大致”,也有人解釋為“方略”、“策略”(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含義:雖然具體表述不同,但從在本質(zhì)上、從大的方略上是相同的。清 韓程愈《睢陽袁氏(袁可立)世系譜序》:“逞者寒族亦有小乘,兵火之后徒深太息。賤兄弟極力咨訪,僅得近支源流,與開美與參所書略同,余蓋可以自信矣。”
造句:
1、智謀之士,所見略同;仁人之言,其利甚溥。
2、我們的見解完全一致,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相關(guān)詞語:
本同末異標同伐異不敢茍同不同凡響不同流俗不約而同八纮同軌白藋同心白首同歸百口同聲比眾不同本同末離畢力同心不謀而同不謀同辭不期而同不同戴天操戈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