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朔
詞語 | 晦朔 |
---|---|
拼音 | huì shuò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農歷每月的末一天和下個月的第一天。(二)、從黑夜到天明:朝菌不知晦朔。
解釋:
(一)、農歷每月末一日及初一日。
《后漢書·律歷志下》:“晦朔合離,斗建移辰,謂之﹝月﹞。” 晉 郭璞 《游仙詩》之七:“晦朔如循環,月盈已見魄。” 宋 蘇軾 《再游徑山》詩:“白云何事自來往,明月常圓無晦朔。” 清 黃景仁 《觀潮行》:“豈其乾坤果吁吸,乃與晦朔為盈消。”
(二)、指農歷一個月。
《北齊書·李渾傳》:“ 社客 賊之根本,圍城復逾晦朔,烏合之眾,易可崩離。”《新唐書·舒元輿傳》:“獻文闕下,不得報,上書自言……‘﹝臣﹞自陳文章,凡五晦朔不一報。’”
(三)、指早晚,旦夕。
《莊子·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 王先謙 集解引《列子·湯問》:“有菌芝者生於朝死於晦。” 晉 葛洪 《抱樸子·守塉》:“晦朔甚促,朝菌不識。”
(四)、指陰陽交相變化。
《醫宗金鑒·張仲景<傷寒論·厥陰病>》“烏梅丸方”集解引 柯琴 曰:“厥陰當兩陰交盡,又名陰之絶陽,宜無熱也。第合晦朔之理,陰之初盡,即陽之初生,所以厥陰病熱,是少陽使然也。”
釋義:
晦朔是一個漢語詞語,晦是陰歷每月末的一天;朔是陰歷月初的一天。晦朔即農歷每月末一日及初一日。
造句:
1、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 月相的晦朔是古代勞動人民最形象生動的日歷.
相關詞語:
黯晦消沉杜門晦跡東西南朔風瀟雨晦風雨如晦風雨晦冥風雨晦暝告朔餼羊晦跡韜光晦盲否塞艱深晦澀龍荒朔漠迷離撲朔埋聲晦跡盲風晦雨撲朔迷離窮源朔流韜光晦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