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
詞語 | 突厥 |
---|---|
拼音 | tū ju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南北朝至唐朝我國西北地區民族。公元六世紀游牧于金山(今阿爾泰山),初屬柔然族。西魏時首領土門連續敗鐵勃,破柔然,建立政權,東至遼海,西抵西海(咸海),北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隋初分裂為東西兩部,唐太宗貞觀四年攻滅東突厥,顯慶四年唐又滅西突厥,余部西遷中亞解釋:
(一)、古代民族名,國名。廣義包括 鐵勒 、 突厥 各部落,狹義指 突厥汗國 。公元6世紀初興起于 金山 (今 阿爾泰山 )西南麓,為一游牧部落。公元552年,建政權于今 鄂爾渾河 流域。創文字、立官制,與中原交流頻繁。
隋 開皇 二年(公元582年),分裂為東、西二部?!吨軙ぎ愑騻飨隆ね回省罚骸?突厥 者,蓋 匈奴 之別種,姓 阿史那氏 ?!?宋 吳幵 《優古堂詩話·富鄭公之言出于元璹》:“ 漢 與 突厥 ,風俗各異。 漢 得 突厥 ,既不能臣; 突厥 得 漢 ,復何所用?!?/p>
釋義:
中國北方和西方古代民族。亦作汗國名。公元6世紀時游牧于金山(今阿爾泰山)以南,因金山形似古戰盔,俗稱“突厥”,遂成族名。公元552年建突厥汗國,全盛時疆域廣闊,東至遼海,西達今里海,南到阿姆河南,北過貝加爾湖,控制中西交通及絲綢貿易商路。有文字、官制、刑法、稅法等。582年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
造句:
1、
2、
相關詞語:
大放厥詞大肆厥辭大放厥辭東沖西突風云突變蜂合豕突克盡厥職孔席墨突狼奔豕突狼突鴟張狼突豕竄墨突不黔黔突暖席曲突徙薪曲突移薪若崩厥角豕突狼奔繩厥祖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