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涼
詞語 | 趁涼 |
---|---|
拼音 | chèn liá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見“趁涼”。(二)、亦作“趁涼”。亦作“趂涼”。熱天在涼快透風的地方休息,以求涼意。
(三)、趁涼爽之時。
解釋:
(一)、見“ 趁涼 ”。
(二)、亦作“ 趁涼 ”。亦作“趂涼”。熱天在涼快透風的地方休息,以求涼意。
唐 白居易 《晚庭逐涼》詩:“趁涼行繞竹,引睡臥看書。” 明 唐寅 《題畫》詩之二:“長夏山邨詩興幽,趂涼多在碧泉頭。”
(三)、趁涼爽之時。
宋 陸游 《秋后一日風雨》詩:“趁涼謀社酒,乘潤理園蔬。”《水滸傳》第十六回:“次日天色未明,眾人起來,都要趁涼起身去。” 清 蒲松齡 《農桑經·農經·治茅》:“麥后耕之最妙。是時天熱,宜早晚趁涼。”
釋義:
【釋義】:1.亦作"趂涼"。亦作"趁涼"。 2.熱天在涼快透風的地方休息,以求涼意。 3.趁涼爽之時。
相關詞語:
避涼附炎辨日炎涼不涼不酸趁火打劫趁熱打鐵趁人之危趁勢落篷趁虛而入趁波逐浪趁風使柁趁哄打劫趁火搶劫趁水和泥趁心如意趁心像意打鐵趁熱踽踽涼涼滿目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