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錯
詞語 | 攻錯 |
---|---|
拼音 | gōng cuò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原意是指琢磨。《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后來用“攻錯”比喻借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錯:磨玉之石。攻:加工。解釋:
(一)、語出《詩·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治;錯,粗磨石。本指琢磨玉石,后喻借他人的長處,補救自己的短處。
清 錢謙益 《直隸羅延光授文林郎制》:“ 句容 故留京左輔,民旅雜居,冠蓋相逮,吏斯土者,有墨易以彰,有德亦易以望。劇衝之地,蓋亦吾長吏之攻錯也。” 孫中山 《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黨員之間,互相親愛以互相扶助,互相攻錯。”
釋義:
攻錯[gōng cuò][overcome one's mistakes by learning from others' mistakes]
造句:
1、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藉國際趨勢可以檢討*彎援外政策與執(zhí)行面的改善空間。
2、攻錯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畫,全憑赤手挽乾坤。
相關詞語:
杯觥交錯不攻自破不知所錯參差錯落差三錯四錯彩鏤金錯落不齊錯落有致錯認顏標錯綜復雜參伍錯縱參伍錯綜層見錯出錯節(jié)盤根錯落高下大錯特錯當面錯過反攻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