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津
詞語 | 盟津 |
---|---|
拼音 | méng jī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即 孟津。古 黃河 渡口名。在今 河南省 孟津縣 東北、孟縣 西南。相傳 周武王 伐 紂,八百諸侯在此不期而盟會,并由此渡 黃河。歷代以為會盟興兵的要地。《竹書紀年》卷上:“周 師渡 盟津 而還。”《史記·周本紀》:“諸侯不期而會 盟津 者八百諸侯。”三國 魏 曹操《蒿里行》:“關 東有義士,興兵討羣兇;初期會 盟津,乃心在 咸陽。”《舊唐書·李密傳》:“﹝ 李密 ﹞呼 高祖 為兄,請合從以滅 隋,大略云欲與 高祖 為 盟津 之會。”解釋:
(一)、即 孟津 。古 黃河 渡口名。在今 河南省 孟津縣 東北、 孟縣 西南。相傳 周武王 伐 紂 ,八百諸侯在此不期而盟會,并由此渡 黃河 。歷代以為會盟興兵的要地。
《竹書紀年》卷上:“ 周 師渡 盟津 而還。”《史記·周本紀》:“諸侯不期而會 盟津 者八百諸侯。” 三國 魏 曹操 《蒿里行》:“ 關 東有義士,興兵討羣兇;初期會 盟津 ,乃心在 咸陽 。”《舊唐書·李密傳》:“﹝ 李密 ﹞呼 高祖 為兄,請合從以滅 隋 ,大略云欲與 高祖 為 盟津 之會。”
釋義:
1.即孟津。古黃河渡口名。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北﹑孟縣西南。相傳周武王伐紂,八百諸侯在此不期而盟會,并由此渡黃河。歷代以為會盟興兵的要地。
相關詞語:
背盟敗約不敢問津百歲之盟車笠之盟城下之盟分守要津割臂盟公割臂之盟割襟之盟攻守同盟海誓山盟海盟山咒海約山盟津關險塞津津樂道津津有味礪岳盟河鷺約鷗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