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詩
詞語 | 格律詩 |
---|---|
拼音 | gé lǜ shī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詩體的一種。通常指五言或七言的律詩、絕句和排律。因其句數、字數、平仄、押韻和對仗等都有一定的規則,故稱格律詩。格律詩產生于 南朝 齊 ,至 唐 代發展成熟,直至近代一直為我國詩壇的主要詩體。因其區別于古詩,又稱近體詩或今體詩。反義詞自由詩解釋:
(一)、詩體的一種。通常指五言或七言的律詩、絕句和排律。因其句數、字數、平仄、押韻和對仗等都有一定的規則,故稱格律詩。格律詩產生于 南朝 齊 ,至 唐 代發展成熟,直至近代一直為我國詩壇的主要詩體。因其區別于古詩,又稱近體詩或今體詩。
釋義:
詩體名。指形式有一定規格、音韻有一定規律的詩歌。中國古典格律詩有五言、七言的絕句和律詩。詞、曲每調的字數、句式、押韻都有一定的規格,也可稱為格律詩。
造句:
1、 他創作現代格律詩52首,分齊言體和雜言體兩大類。
2、 我國的格律詩對于聲律有嚴格要求.
相關詞語:
抱令守律別具一格不拘一格別創一格別開一格不名一格出出律律敦詩說禮東風入律杜默為詩方頭不律格格不入格殺不論格殺勿論格物致知鉤辀格磔格不相入格高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