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
詞語 | 彈指 |
---|---|
拼音 | tán zh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彈動指頭,比喻時間極短暫:彈指之間。彈指光陰。解釋:
(一)、捻彈手指作聲。佛家多以喻時間短暫。
唐 王維 《六祖能禪師碑銘》:“飯食訖而敷坐,沐浴畢而更衣,彈指不流,水流燈焰,金身永謝,薪盡火滅。”《翻譯名義集·時分》:“《僧祇》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二折:“年光彈指過,世事轉頭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一轉瞬而即滅,一彈指而倏生。” 郭沫若 《北上紀行》詩之五:“彈指人將老,回頭憾苦多。”
(二)、捻彈手指作聲。原為 印度 風俗。用以表示歡喜、許諾、警告等含義。
《法華經·神力品》:“一時謦欬,俱共彈指。” 智顗 文句:“彈指者,隨喜也。” 吉藏 義疏:“彈指者,表覺悟眾生。”《南史·王敬則傳》:“ 順帝 泣而彈指: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復天王作因緣。”
(三)、表示情緒激越。
《新唐書·敬暉傳》:“ 暉 每椎坐悵恨,彈指流血。” 宋 文天祥 《與湖南大帥江丞相論秦寇事宜札子》:“凡懷忠憤,無不彈指。”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弇州山人四部稿》:“先人聞報,彈指唾駡,亦為所詗。”
釋義:
彈指,漢語詞匯。拼音:tán zhǐ出處:《僧祗律》: “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造句:
1、琴聲悠緩,彈指揮過的琴弦,流年如水淺淺淡淡淌過了生命的喜憂,碰碎了哪一段和弦,惹得花落成陣于眼前蹁躚起舞,如醉、如訴。
2、萬物蔥綠的春天過去了,彈指一揮間。6月22日到了,太陽直射立于北回歸線,夏天這個流火的季節又來到了。
相關詞語:
亂彈琴不吝指教吹彈得破吹彈歌舞寸指測淵吹竹彈絲詞約指明彈盡糧絕彈盡援絕彈丸之地彈無虛發對牛彈琴彈鋏無魚彈丸黑志彈丸黑子彈雨槍林點指劃腳點指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