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瘡
詞語 | 疥瘡 |
---|---|
拼音 | jiè chuā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傳染性皮膚病,病原體是疥螨,多發生在手腕、手指、腋窩、腹股溝等部位。癥狀是局部起丘疹而不變顏色,非常刺癢。解釋:
(一)、又稱疥癬。由疥蟲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多發生于手腕、指縫、臀、腹等部位。癥狀是局部起丘疹和水皰,非常刺癢。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傭作坊》:“有一夫,疥瘡滿身前拜。曰:‘去得,去得?!?/p>
(二)、指有類似疥瘡癥狀的嚴重疾患。
《三國演義》第二四回:“ 紹 曰:‘吾生五子,惟最幼者極快吾意;今患疥瘡,命已垂危,吾有何心更論其事乎?’”
釋義:
傳染性皮膚病,病原體是疥蟲,多發生在手腕、手指、臀部、腹部等部位。癥狀是局部起丘疹而不變顏色,非常刺癢。
造句:
1、有點像疥瘡,我再用顯微鏡看一下.
2、可治療眼目青盲、翳膜遮眼及小兒疥瘡。
相關詞語:
百孔千瘡瘡痍滿目割肉補瘡好肉剜瘡互剝痛瘡疥癬之疾裂裳衣瘡療瘡剜肉滿目瘡痍泥豬疥狗千瘡百孔七瘡八孔千瘡百痍挖肉補瘡剜肉補瘡剜肉醫瘡剜肉成瘡剜肉生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