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
詞語 | 條條 |
---|---|
拼音 | tiáo táo,tiáo tiá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a式詞語 |
意思:
[ tiáo táo ]
(一)、〈量〉每一條。(二)、〈形〉用于“赤條條”。形容身上一絲不掛,毫無遮掩。
[ tiáo tiáo ]
(一)、指條例、條文、規定等。(二)、指縱向的組織系統;縱向的領導關系。
解釋:
(一)、謂有條理、有次序。
《爾雅·釋訓》:“條條秩秩,智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如天之為》:“其在人者,亦宜行而無留,若四時之條條然也。” 明 王廷相 《慎言·五行》:“獨不見水中之鱗乎?曲港之瀆,其生條條爾。”
(二)、暢達貌。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奉本》:“其基壤之所加,潤澤之所被,條條無疆。”
(三)、猶言每一條。
宋 張先 《蝶戀花》詞:“移得緑楊栽后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盡是離人怨。” 清 陳維崧 《師師令·汴京訪李師師故巷》詞:“含情試問舊倡樓,奈門巷,條條相似。”
(四)、猶蕭蕭。形容風聲。
清 尤侗 《瑤宮花史小傳》:“但見殘釭明滅,紙窗風聲條條,若有彈指而泣者。”
(五)、指各項事業的組織系統。與“塊塊”相對。
毛澤東 《關于農業互助合作的兩次談話》:“那個時候,也確是有些干涉過多,上面‘五多’,條條往下插,插得下面很亂。”
(六)、指條文。
《人民日報》1965.2.24:“一個革命戰士,不能光看到職責規定的條條,凡是對國家、對人民有利的事情,就要拚上命去干。”
釋義:
條條是為人為制定的一些條文、規定等我最不喜歡這些條條框框了
造句:
1、 一座座蒼翠欲滴的山,峰巒雄偉;一條條晶瑩剔透的溪,清澈見底;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亭,小巧玲瓏;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塔,高聳入云。我真想用相機拍下來。
2、 山風吹動晨霧,像一條條白緞,輕輕地,慢慢地,把錯落有致的村寨,纏繞上一層薄薄的柔紗。一幢幢別致風情獨特的竹樓,被寨邊大榕樹芒果園椰子林隱掩,滿眼望去,這里的一切都染成了翠綠。
相關詞語:
百業蕭條百品千條倡條冶葉風不鳴條風雨蕭條分條析理共貫同條金科玉條井井有條井然有條慢條斯理慢條絲禮慢條斯禮慢條廝禮漫條斯理千條萬端千條萬縷千條萬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