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午
詞語 | 亭午 |
---|---|
拼音 | tíng w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正午;中午。解釋:
(一)、正午。
晉 孫綽 《游天臺山賦》:“爾乃 羲和 亭午,游氣高褰。” 宋 蘇軾 《上巳出游隨所見作句》詩:“三杯卯酒人徑醉,一枕春睡日亭午。” 清 龔自珍 《尊隱》:“日之亭午,乃炎炎其光,五色文明。”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辛亥游錄》:“八月十七日晨,以舟趣 新步 ,曇而雨,亭午乃至。”
釋義:
1.正午。
造句:
1、 峰攢望天小,亭午見日初。
2、 這日,亭午時分,昏沉的烏云愈壓愈重,陰沉廣袤的穹隆上陰霾滾動,凜冽的喊風發著刺耳的尖嘯,游蕩在揚州城中大街小崗。
相關詞語:
長亭短亭昌亭旅食昌亭之客鶴唳華亭華亭鶴唳樓臺亭閣樓閣亭臺裊裊亭亭祁奚舉午十里長亭四亭八當亭亭玉立亭臺樓閣新亭對泣淵亭山立玉枕蘭亭高亭大榭旁午走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