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式
詞語 | 準式 |
---|---|
拼音 | zhǔn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標準,準則。清 顧炎武《日知錄·封國》:“宋 時封國,大小之名,皆有準式。”(二)、作為標準模式。《明史·周忱傳》:“又請敕工部頒鐵斛,下諸縣準式,革糧長之大入小出者。”
(三)、標準;楷模。南朝 宋 鮑照《論國制啟》:“當今世問政睦,藩國相望,君舉必書,動成準式。”南朝 梁 蕭統《<文選>序》:“若夫 姬公 之籍,孔父 之書,與日月俱懸,鬼神爭奧,孝敬之準式,人倫之師友。”
(四)、依照準則或樣式。唐 孫逖《立忠王為皇太子制》:“宜膺擇嗣之舉,俾受昇儲之命,可立為皇太子,仍取來月內擇日冊命,所司準式主者施行。”清 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九月·登高》:“考 真覺寺 建於 明成祖,因番僧 版的達 入貢金佛五軀、金剛寶座規式,封以國師,賜居此寺。憲宗 九年,準式建寶座,累石臺高五丈,藏級於壁,蝸旋而上。”
解釋:
(一)、標準,準則。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封國》:“ 宋 時封國,大小之名,皆有準式。”
(二)、作為標準模式。
《明史·周忱傳》:“又請敕工部頒鐵斛,下諸縣準式,革糧長之大入小出者。”
(三)、標準;楷模。
南朝 宋 鮑照 《論國制啟》:“當今世問政睦,藩國相望,君舉必書,動成準式。”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若夫 姬公 之籍, 孔父 之書,與日月俱懸,鬼神爭奧,孝敬之準式,人倫之師友。”
(四)、依照準則或樣式。
唐 孫逖 《立忠王為皇太子制》:“宜膺擇嗣之舉,俾受昇儲之命,可立為皇太子,仍取來月內擇日冊命,所司準式主者施行。”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九月·登高》:“考 真覺寺 建於 明成祖 ,因番僧 版的達 入貢金佛五軀、金剛寶座規式,封以國師,賜居此寺。 憲宗 九年,準式建寶座,累石臺高五丈,藏級於壁,蝸旋而上。”
釋義:
準式(準式)(1).標準,準則。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封國》:“ 宋 時封國,大小之名,皆有準式。”(2).作為標準模式。《明史·周忱傳》:“又請敕工部頒鐵斛,下諸縣準式,革糧長之大入小出者。”
相關詞語:
法脈準繩規矩準繩各式各樣金相玉式一式一樣酌古準今放之四海而皆準放諸四海而皆準推之四海而皆準一依舊式鄰為壑式抱一為式假模假式式遏寇虐十拿九準怒蛙可式推情準理恪守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