謄真
詞語 | 謄真 |
---|---|
拼音 | téng zhē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謂用楷書謄寫。解釋:
(一)、謂用楷書謄寫。
明 馮夢龍 定本《人獸關(guān)·義贖施房》:“恐后無憑,立此絶兌文書為炤。寫得好,就謄真起來。”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出堂規(guī)式》:“凡申詳上臺文冊,俱于前一日送稿案放行謄真,次日送印,紙張宜堅白,字畫務(wù)端楷,不許潦草洗補(bǔ)。” 商衍鎏 《清代科舉考試述錄》第二章第三節(jié):“第一二場前空白無格素紙七頁,以六頁備起草,第七頁留備彌封,草稿起止用小紅字為記,后紅格十四頁謄真。”
釋義:
téng zhēn ㄊㄥˊ ㄓㄣ謄真(謄真)謂用楷書謄寫。 明 馮夢龍 定本《人獸關(guān)·義贖施房》:“恐后無憑,立此絕兌文書為炤。寫得好,就謄真起來。”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出堂規(guī)式》:“凡申詳上臺文冊,俱于前一日送稿案放行謄真,次日送印,紙張宜堅白,字畫務(wù)端楷,不許潦草洗補(bǔ)。” 商衍鎏 《清代科舉考試述錄》第二章第三節(jié):“第一二場前空白無格素紙七頁,以六頁備起草,第七頁留備彌封,草稿起止用小紅字為記,后紅格十四頁謄真。”
相關(guān)詞語:
抱誠守真不辨真?zhèn)?/a>抱樸含真半真半假反璞歸真反樸歸真返璞歸真返樸歸真返樸還真歸全反真歸真反璞歸真反樸貨真價實(shí)懷真抱素懷質(zhì)抱真借書留真假戲真做爛漫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