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節
詞語 | 月節 |
---|---|
拼音 | yuè ji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舊歷一個月。因月相變化的節律為農歷一個月。《太平御覽》卷四引《范子計然》:“月行疾二十九日三十日間,一與日合,取日之度,以為月節。”《參同契》卷下:“月節有五六,經緯奉日使。”蔣一彪 集解引 彭曉 曰:“月節有五六乃三十日也,晝夜各一卦乃六十卦也。”《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四·西曲歌下》有《月節折楊柳歌》一月一歌,共十二歌,敘一年十二月的月令。(二)、指朔日。因新月之生,必于初一,故稱。《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昬參中,旦尾中”唐 孔穎達 疏:“計正月昬參中,依《三統厤》在立春之后六日,參星初度昬得中也,但二十八宿,其星體有廣狹相去遠近,或月節月中之日,昬明之時,前星以過於午,后星未至正南。又星有明暗,見有早晚,明者昬早見而旦晚沒,暗者則昬晚見而旦早沒,所以昬明之星,不可正依厤法,但舉大略耳。”
解釋:
(一)、指舊歷一個月。因月相變化的節律為農歷一個月。
《太平御覽》卷四引《范子計然》:“月行疾二十九日三十日間,一與日合,取日之度,以為月節。”《參同契》卷下:“月節有五六,經緯奉日使。” 蔣一彪 集解引 彭曉 曰:“月節有五六乃三十日也,晝夜各一卦乃六十卦也。”《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四·西曲歌下》有《月節折楊柳歌》一月一歌,共十二歌,敘一年十二月的月令。
(二)、指朔日。因新月之生,必于初一,故稱。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昬參中,旦尾中” 唐 孔穎達 疏:“計正月昬參中,依《三統厤》在立春之后六日,參星初度昬得中也,但二十八宿,其星體有廣狹相去遠近,或月節月中之日,昬明之時,前星以過於午,后星未至正南。又星有明暗,見有早晚,明者昬早見而旦晚沒,暗者則昬晚見而旦早沒,所以昬明之星,不可正依厤法,但舉大略耳。”
釋義:
1.指舊歷一個月。因月相變化的節律為農歷一個月。 2.指朔日。因新月之生﹐必于初一﹐故稱。
相關詞語:
霸王風月閉月羞花冰壺秋月不拘小節不日不月白首一節柏舟之節卑躬屈節冰壸秋月秉節持重別生枝節賓餞日月賓餞日月不拘細節不修小節步月登云殘冬臘月長年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