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芾
詞語 | 赤芾 |
---|---|
拼音 | chì fè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赤色蔽膝。為大夫以上所服。解釋:
(一)、赤色蔽膝。為大夫以上所服。
《詩·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鄭玄 箋:“芾,冕服之韠也……大夫以上,赤芾乘軒。” 宋 司馬光 《論兩府遷官狀》:“凡公卿者,百吏之表率,今國家方以百吏繁冗,思革其弊,而公卿無故一切遷官,將何以使三百赤芾受爵不讓者有所愧心哉!”《東周列國志》第三五回:“朝中服赤芾乘軒者三百餘人。”
釋義:
1.赤色蔽膝。為大夫以上所服。
相關詞語:
白眉赤眼白兔赤烏白魚赤烏赤壁鏖兵赤膊上陣赤誠相待赤膽忠心赤地千里赤口毒舌赤繩系足赤貧如洗赤身露體赤舌燒城赤手空拳赤縣神州赤心報國赤心相待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