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燒
詞語 | 裹燒 |
---|---|
拼音 | guǒ shā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謂包裹其完體而燒烤?!抖Y記·禮運(yùn)》“以炮以燔” 漢 鄭玄 注:“﹝炮﹞裹燒之也?!薄墩f文解字·火部》“炮” 清 段玉裁 注:“《禮運(yùn)》注曰:‘炮,裹燒之也?!?,裹燒之即《內(nèi)則》之涂燒?!?張舜徽 約注:“上古始有火化,惟知取已殺雞豚裹燒之,故炮炙之事為多。今俗猶有以黃泥涂雞豚之外,置火中煨之者。迨泥乾坼裂,以手破之,則毛與泥俱脫落而肉熟矣。今人稱為燒烤,即古炮炙遺法也。”解釋:
(一)、謂包裹其完體而燒烤。
《禮記·禮運(yùn)》“以炮以燔” 漢 鄭玄 注:“﹝炮﹞裹燒之也?!薄墩f文解字·火部》“炮” 清 段玉裁 注:“《禮運(yùn)》注曰:‘炮,裹燒之也?!矗鼰础秲?nèi)則》之涂燒?!?張舜徽 約注:“上古始有火化,惟知取已殺雞豚裹燒之,故炮炙之事為多。今俗猶有以黃泥涂雞豚之外,置火中煨之者。迨泥乾坼裂,以手破之,則毛與泥俱脫落而肉熟矣。今人稱為燒烤,即古炮炙遺法也。”
釋義:
1.謂包裹其完體而燒烤。
相關(guān)詞語:
不伏燒埋赤舌燒城杜口裹足放火燒山忿火中燒裹糧坐甲裹尸馬革裹足不前裹血力戰(zhàn)火燒火燎火燒眉毛紅裝素裹揀佛燒香饑火燒腸饑焰中燒奸擄燒殺金鑲玉裹裂裳裹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