觴豆
詞語 | 觴豆 |
---|---|
拼音 | shāng dòu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觴與豆。古代盛酒肴之具。(二)、“觴酒豆肉”之省。泛指飲食,筵席。
解釋:
(一)、觴與豆。古代盛酒肴之具。
《大戴禮記·武王踐阼》:“觴豆之銘曰:‘食自杖,食自杖,戒之憍,憍則逃。’”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唯瑚璉觴豆而后雕文彤漆。” 章炳麟 《訄書·官統(tǒng)下》:“有位而無權(quán),有階而無祿,則將軍之策命,或厪足以易觴豆。”
(二)、“觴酒豆肉”之省。泛指飲食,筵席。
《文選·張衡<東京賦>》:“執(zhí)鑾刀以袒割,奉觴豆於國叟。” 李周翰 注:“言天子親執(zhí)刀,肉袒割牲,奉酒及籩豆於三老五更。”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shí)序》:“傲雅觴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 周振甫 注:“觴豆,猶酒席。” 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七:“一夕,吏散,庭空月明, 曹 與女羅觴豆,獻(xiàn)酬懽洽。” 清 宋琬 《登西岳廟萬壽閣》詩:“檻外河山 三輔 小,嵓前觴豆百靈朝。”
釋義:
古代盛酒肴之具,泛指飲食,筵席。
相關(guān)詞語:
簞豆見色豆蔻年華豆剖瓜分豆重榆瞑膽小如豆豆分瓜剖豆萁燃豆豆萁相煎飛觴走斝瓜剖豆分瓜分豆剖瓜區(qū)豆分紅豆相思煎豆摘瓜糠豆不贍兩豆塞耳冷灰爆豆兩耳塞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