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俗
詞語 | 訛俗 |
---|---|
拼音 | é sú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譌俗”。荒謬的習俗。(二)、指文字的訛體與俗體。
解釋:
(一)、亦作“譌俗”。荒謬的習俗。
唐 高彥休 《唐闕史·滎陽公清儉》:“僕常病澆態(tài)訛俗,驕侈自奉,思得以還淳返樸,敦厚風俗。”
(二)、指文字的訛體與俗體。
宋 徐鉉 《重建宓子賤碑陰記》:“而又字體譌俗,文詞舛誤,今以 賈氏 集校而正之。” 清 鄧顯鶴 《例修職郎歲貢生鄒君墓志銘》:“卷中無譌俗字,通政大奇之。”
釋義:
訛俗,拼音為é sú,1.荒謬的習俗。 2.指文字的訛體與俗體。
相關詞語:
白丁俗客避世絕俗不同流俗敗俗傷風敗俗傷化砭庸針俗避世離俗避俗趨新變風改俗變風易俗變古易俗變?nèi)莞乃?/a>變俗易教不落俗套不僧不俗超塵拔俗舛訛百出從俗就簡